我们本以为把孩子抚养成人,自己也退休了,就万事大吉了,结果还是吃不好,睡不香。
这就说明,人到退休之后,要学会富养自己,提升养老的幸福指数。
富养,不是花大量的钱,周游世界,也不是穿金戴银,而是把幸福贯穿到一日三餐之中。
人啊,端起碗是一顿饭,放下碗是一辈子。
图片
01
心无旁骛吃:养心。
同样是吃饭,但是每个人的心情是不一样的。
有的人,吃饭的时候,担心儿女工作找不好,害怕看到一个不舒服的眼神。
有的人,心无旁骛地吃饭,外面的嘈杂,家庭的变迁,都和自己关系不大。
《西游记》中的猪八戒,一开始是笨拙的凡人,因为偶然得到一粒九转大还丹,功力提升,到天庭,做了天蓬元帅。
因为喝酒食肉,失去了自控能力,猪八戒欺负嫦娥,被贬下凡。
这人生的起起落落,都是因为吃。但是猪八戒“不长教训”,取经的路上,还是贪吃。
有一天,他见到福仙,第一件事就是找吃的。翻开了福仙的袖子。
福仙训斥他。他说:“翻翻是福气。”
在五庄观,猪八戒发现了人参果,立马就吃,也不管有什么后果。
取经成功之后,猪八戒封为了“净坛使者”。什么是净坛?可以这样理解,大家吃不完的,就让猪八戒去,吃得一干二净。
佛祖说:“汝口壮身臃,食肠宽大,教汝净坛,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,如何不好?”
从吃饭中,找到快乐,而没有其他的烦恼事情了,这就是修成正果了。
正所谓,“心中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”?
从专注吃饭,延伸出更多的好习惯,我们的生活,就会变得纯粹。
我们把生活分成很多的碎片,每一个碎片都是单独的,不存在各种交叉,纠缠。过去的过去,未来的未来,现在的现在。如此,我们都可以享受当下的幸福。
退休之后,做到专注吃饭,也很简单,关键是“断舍离”。
断了欲望,不指望锦衣玉食,不希望谁来伺候自己吃饭;舍去杂念,不去想已经过去的事情,不透支明天的烦恼;打心眼里离开职场,回到普通人的生活。
只要内心越来越简单,一日三餐就很富足了。
图片
02
夫妻一起吃:养情。
很多老人,退休后,就去帮忙带娃。本以为,这样可以讨好儿女,儿媳女婿,可以让自己的晚年,体面一些。
事与愿违。老人在儿女家住了一段时间,就会发现,这吃饭是不好受的,常常受到约束。
一是自己要吃什么,不能自由,不得不改变自己,跟随儿女的吃饭习惯。
二是吃多少,往往要看儿女的脸色,稍微挑剔一些,就会引发矛盾了。
三是把退休金拿出来,都给儿女做生活费,老人又不太甘心。
很多老人,退休之后,常常组织聚会,大家一起凑钱,吃吃喝喝。
人多了,这饭局就乱,内耗不断。
一旦有人喝醉,这所有的人都战战兢兢,也许几天都不踏实。
更可怕的是,吃饭的时候,有人向你灌酒,这端起酒杯,也身不由己。
慢慢发现,这退休后的饭局,最好就是——一屋两人,三餐四季。
能够夫妻一起对坐,好好吃饭,说明感情是特别真诚和深厚的。
首先,夫妻都舍去了不切实际的爱情,把对方当成了唯一。也许过去有一些节外生枝的事情,但是后来都云淡风轻了,放下了。
然后,夫妻都主动减少了社交,不想去凑热闹了。
最后,夫妻每天都一起逛街,买菜,做饭,都关注对方的口味。从而彼此就是最好的保姆,贴心,也暖心。
把夫妻感情放在第一位,父母和儿女的感情第二位,其他感情都看淡,这退休之后的情感,就养护到位了。
太多的时候,不是饭好不好吃,而是谁陪你吃饭,谁做的饭。
图片
03
有序节俭吃:养德。
诸葛亮云:“俭以养德。”
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,跟随叔父长大。
离开叔父,他就在山野,种地,读书。
从跟随刘备之后,他也富起来了。尤其是蜀汉建立之后,他作为丞相,总是可以得到赏赐。
作为三国时期的大人物,诸葛亮始终简朴生活。
他在年老的时候,给后主上书,公开了自己的财产:桑树八百株,薄田十五顷。除此之外,别无余财。
回到当下,很多人抱怨,一个月一千多的退休金,哪里够?还是要去打工。
其实,每个人的退休金,都是够的。关键是学会低配生活。
把开销减下来,一个月一个人几百块,也够了。
作为退休老人,简朴生活,不仅仅是自己开支减少,还是传递好家风,把德行提升。
带娃的时候,老人简朴,可以让德行给孙辈;和亲戚聚会,简朴的生活,让大家庭里的人,都感受到德行。
《朱子家训》中说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
饭一口一口地吃,钱一分一分地花,每个人都年年有余,这样的日子,何愁不富。
图片
04
一个人年轻的时候,富养就是做加法,想办法提升位置,增加收入。如果有机会,应该去搏一搏。还有,要为家庭添丁,期待子孙满堂。
到了晚年,富养就是做减法了,用一日三餐的好习惯,来规范自己的每一个日子,传递家庭的正能量。
做人单纯了,生活就富起来了。
没有了繁杂,一饭一菜总关情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关注我的文字,走进你的心灵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北京配资网,10倍杠杆配资平台,正规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