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罗斯是全球面积最大、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,其领土横跨欧洲和亚洲,特别是拥有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。然而,尽管俄罗斯的国土面积辽阔,人口却分布极为不均。大约1.4亿人口中,1.1亿人居住在东欧平原,而人口稀少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只有约3000万。
西伯利亚虽然开发程度较低,但自古以来一直备受俄罗斯的重视。无论是沙俄时代,还是苏联时期,乃至如今的俄罗斯,西伯利亚地区的防卫始终是国家开支的重要组成部分,尤其是为了防范中国人进入这片冰雪覆盖的广袤土地。
那么,为什么俄罗斯要如此重视西伯利亚,又为什么在中俄关系友好的今天,仍然对中国人在西伯利亚的活动保持警惕呢?我们可以从历史角度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。
展开剩余85%西伯利亚的地理位置曾属于金帐汗国。蒙古骑兵凭借其高机动性,在冷兵器时代掌控了北亚的大面积土地。但随着火器的出现,骑兵的优势被逐渐削弱。到了17世纪,沙俄帝国逐步崛起,蒙古的骑兵在火枪的面前不堪一击。与此同时,清朝也稳定了对准噶尔部落的控制,北方的金帐汗国也在沙俄的火力下崩溃。西伯利亚由此变成了“无人区”。
本来,沙俄和清朝有可能共同分割西伯利亚,但由于清朝当时已经拥有肥沃的土地并自给自足,清政府并未对西伯利亚产生兴趣。而沙俄则需要更多土地来支撑其封建经济,因此开始向东扩张,最终吞并了西伯利亚。根据《尼布楚条约》,清朝得到了西伯利亚南部的部分农业土地,而沙俄则拥有更多的开发权。
然而,沙俄的扩张并非一帆风顺,直到工业革命之前,西伯利亚的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开发。沙俄的扩张甚至一度延伸到阿拉斯加,直到19世纪,它才将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,减轻统治负担。
进入工业时代后,西伯利亚的价值发生了剧变。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煤炭、石油等矿产资源,使得它成为了世界各国争相开发的宝藏。西伯利亚的资源主要分布在三个地理区域:西西伯利亚平原、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。
首先,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较低,虽然只有南部少数地区适合耕种,但矿产资源丰富,尤其是天然气和煤炭。俄罗斯的天然气储量有近九成来自这一地区。如今,俄罗斯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西西伯利亚的资源运输。
接着,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化石资源虽然不如西西伯利亚平原丰富,但这里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,是俄罗斯天然的木材库。更重要的是,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——贝加尔湖,湖水储量占全球淡水总量的20%左右,为俄罗斯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。
最后,东西伯利亚山地地区则有广阔的黑土地,但由于气候原因,开垦难度很大,因此俄罗斯在这里的农业开发一直受到限制。虽然西伯利亚的资源极其丰富,但由于寒冷的气候和人力的不足,俄罗斯人并不愿意迁徙到这里。
由于俄罗斯人不愿意前往西伯利亚,这片土地一直处于开发的空白地带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俄罗斯开始吸引东亚人,特别是中国人到西伯利亚定居和开发。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,由于战乱,朝鲜移民来到西伯利亚的东部,勤劳的朝鲜人将许多荒地开垦成了农田,并在这里建立了村庄。
然而,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斯大林出于对朝鲜民族可能变节的担忧,强行将这些朝鲜人迁往中亚地区。到了现代,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开发进展依然缓慢,除了海参崴的港口城市,其他地区仍然荒无人烟。
在这种情况下,俄罗斯向中国人开放西伯利亚土地,以吸引更多中国人前来开发。许多中国人选择在这里从事农业生产,因为西伯利亚的土地租金便宜,且经过培育后,作物的耐寒性得到了保障。因此,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承包西伯利亚的农田,并将粮食和蔬菜卖到俄罗斯人口密集的地区。
与中国国内物价相比,俄罗斯的肉类和水产品价格非常便宜,而粮食和蔬菜却相对稀缺。西伯利亚生产的粮食和蔬菜常常卖得非常好,中国人在这里的收入是国内的数倍。因此,许多中国人在西伯利亚从事农业仍然是非常有利可图的。
然而,俄罗斯始终对中国人在西伯利亚的活动保持一定的警惕,主要原因有两个。首先是人口问题,虽然目前中国人在西伯利亚从事农业,但未来是否会有更多中国人进入,是否会引发民族冲突,成为俄罗斯担忧的因素。其次,随着农业开发的规模扩大,俄罗斯可能会越来越依赖中国提供粮食,长期来看,俄罗斯的农业可能会受到中国的影响。
因此,俄罗斯专家对中国移民的政策分为两派。一派认为,继续吸引中国人进入西伯利亚可能会导致“农业入侵”,并对俄罗斯的农业和主权产生不利影响。另一派则认为,考虑到俄罗斯人不愿意前往西伯利亚,继续吸引中国人是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。
无论如何,随着中俄之间的合作加强,西伯利亚的开发前景也越来越广阔。近年来,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许多城市设立了免税区,以促进中俄的经济合作,并为中国农民提供更多的土地租赁机会。
总的来说,尽管西伯利亚的开发仍面临诸多挑战,但在中俄合作的框架下,未来这一地区的资源和潜力将逐步得到更好的利用,带来更多的经济发展机会。
发布于:天津市北京配资网,10倍杠杆配资平台,正规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